본문 바로가기

化遗产

化遗产

乐器匠(制鼓)

Drum Maewoogi img
  • 指定数量国家指定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42号
  • 传承人(故)尹德珍
  • 指定日期1995年3月16日

1991年5月1日“制鼓”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63号,其技艺传承人是鼓匠尹德珍(居住在现九里市桥门洞)。有关我国鼓的起源,尚无准确记载,但从乐浪公主和好童王子的自鸣鼓及夫余的迎鼓中可以得知,鼓在这时已经出现了。曾发现于高句丽安乐3号古墓的壁画等处,到了朝鲜时期才有准确记载。其脉络贯穿前后历史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制鼓”就是在鼓的生命即共鸣桶上蒙皮。制鼓的过程分为“制作鼓皮和制作鼓桶”两道工序。先将生皮泡在石灰里,再浸泡在鸡粪中,然后晾干使用,3-5年的黄牛皮最佳。鼓桶分为整树鼓桶和木板拼装鼓桶,制成一定大小和弧度后使用。尹氏制作的鼓有云螺(说唱时鼓手用鼓)、舞鼓(农乐)、巫鼓、法鼓-龙鼓、内鼓(宗庙用)-坐鼓、路鼓(有6个鼓)等17种传统鼓。在86年亚运会和88年汉城奥运会的开幕、闭幕式上奏响的龙鼓(直径1.5m),以及两次活动中制作的1,174个鼓,还有青瓦台前的文民鼓(150x160cm)皆为尹氏作品。制鼓技艺已在尹氏传承了4代。

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

Dodang Exorcism of Galmae-dong img
  • 指定数量京畿道无形文化遗产第15号
  • 传承人李龙文及葛梅洞居民,赵顺子、许龙业
  • 指定日期1995年8月7日,1998年9月(追加传承人)
  • 所在地九里市葛梅洞

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完好地保存了京畿道都堂巫术仪式的原形,从500~600年前起在葛梅洞一带的7个自然村庄流传至今,它是祭拜爷爷神和奶奶神的巫术仪式,每2年举行一次。农历2月1日,负责主管村庄巫术仪式的堂主、熟手、导驾、化主等,要从全村德高望重人中选出,由他们准备祭祀。选定农历3月1日前后的日子为仪式日,仪式起到祈求村庄平安与富饶的村庄节日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都堂巫术仪式的相关资料被流传下来,其历史起源得到证实,是传统久远的村庄巫术仪式。关于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1996年展开了学术调查,其内容被写入到【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学术组合调查团,京畿道九里市,1996)。另外,1998年9月11日,巫女堂主赵顺子和舞乐堂主许龙业被指定为京畿道指定无形文化遗产第15号葛梅洞都堂巫术仪式技艺传承人,并追加指定了祭堂。

刺绣匠

Embroidery Work img
  • 指定数量京畿道指定无形文化遗产第25号
  • 传承人辛相顺
  • 指定日期1998年9月11日
  • 所在地九里市峨川洞369号

李在淳自幼便展露出石艺的天赋,1976年和1977年连续两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1989年被评为韩国石艺名匠(第18号),展现出石艺领域的高超技艺,在各种美术大赛、佛教美术大赛中以优异成绩入围。从师于李世旭、金振荣先生,创作出大量佛教美术领域的作品,2005年2月7日被指定为京畿道指定无形文化遗产(第42号)。在2002年密阳小台里石塔(宝物312号)复原、2004年金芚寺址石塔(宝物945号)修护等文化遗产复原及修护工程中做出贡献。现住在九里市仁昌洞(石艺工房在抱川市内村面)。

石匠

Master of Stone Craft img
  • 指定数量京畿道指定无形文化遗产第42号
  • 传承人李在淳
  • 指定日期2005年2月7日
  • 所在地九里市仁昌洞

李在淳自幼便展露出石艺的天赋,1976年和1977年连续两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1989年被评为韩国石艺名匠(第18号),展现出石艺领域的高超技艺,在各种美术大赛、佛教美术大赛中以优异成绩入围。从师于李世旭、金振荣先生,创作出大量佛教美术领域的作品,2005年2月7日被指定为京畿道指定无形文化遗产(第42号)。在2002年密阳小台里石塔(宝物312号)复原、2004年金芚寺址石塔(宝物945号)修护等文化遗产复原及修护工程中做出贡献。现住在九里市仁昌洞(石艺工房在抱川市内村面)。

담당자 정보

  • 담당부서 정보통신과
  • 전화번호 031-550-2089
  • 최종수정일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