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

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

东九陵

Donggureung img
  • 指定数量国家指定史迹第193号
  • 地点197 Donggurungro ,九里市
  • Closedon Monday

1408年(太宗8年)建立朝鲜王朝的太祖李成桂晏驾,太宗下旨在坡州、高阳等地物色陵地,在当时任检校参赞议政府事的金仁贵推荐、任领议政府事的河仑决定下,将此地定为陵地。东九陵的建设贯穿整个朝鲜王朝,这里被称作东九陵是在1855年(哲宗6年)追尊王翼宗的绥陵作为第九座陵建成后,在此之前称为东五陵、东七陵。东九陵除太祖李成桂的健元陵外,还有显陵(第5代文宗及其妃显德王后)、穆陵(第14代宣祖及其妃懿仁王后、继妃仁穆王后)、徽陵(第16代仁祖的继妃庄烈王后)、崇陵(第18代显宗及其妃明圣王后)、惠陵(第20代敬宗的妃端懿王后)、元陵(第21代英祖及其继妃定顺王后)、绥陵(第23代纯祖的世子追尊王翼宗及其妃神贞王后)、景陵(第24代宪宗及其妃孝显王后、继妃孝定王后)等共九座陵。

明嫔墓

Myeongbinmyo img
  • 指定数量国家指定史迹第364号
  • 地点九里市峨川洞山14号

1991年10月25日被指定为史迹的明嫔墓是朝鲜时代第3代太宗的后宫明嫔金氏之墓。明嫔(?-1479)是知敦宁付事安靖公金九德之女,籍贯为安东。太宗11年(1411)11月被册封为明嫔,于成宗10年(1479)6月5日去世,自太宗至成宗7代为内命妇,但与太宗无后嗣。在考虑称为峨川洞东斜谷的丘陵建造,规模2,500多坪,陵园的石物有标石1座、文人石1对、床石(魂游石)、香炉石等。

罗万甲先生神道碑

Sindobi of Na Man-gap img
  • 指定数量京畿道有形文化遗产第126号
  • 建设年代建设年代:1658年(孝宗9年)
  • 指定日期1985年6月28日
  • 地点京畿道九里市四老洞山163号

神道碑是在从二品官墓附近的路边设立的石碑,通常由正三品堂上官以上官员择述。罗万甲(1592- 1642)先生的籍贯为安定,字梦赉,号欧浦,光海君5年(1613)考中司马试状元,成为成均馆儒生,但因仁穆大妃的西宫软禁事件而归乡,专注于学问。1623年仁祖反正,被派任为纯陵参奉。即年,参加谒圣文科考试,考中丙科。其后,任弘文馆校理时卷入党派之争,被贬为江东县监。1627年(仁祖5年)发生丁卯胡乱,在江华道护卫仁祖。重返仕途后,任兵曹正郎、弘文馆修撰、司宪府持平等诸多官职,1653年任刑曹参议,护卫皇上。随后,任兵曹参议,因遭诬陷被流放到南海。1639年在荣州谢世,后被追赠为左议政。著书有丙子录、欧浦集,由清阴金尚宪撰写神道碑碑文,追记由同春堂宋浚吉书写、孙子良佐构词。此外还有文谷金寿恒撰写的志铭和尤庵宋时烈撰写的墓表。1985年6月28日被指定为京畿道有形文化遗产。

峨嵯山一带的堡垒群

Borugun in the Achasan area img
  • 指定数量国家指定史迹第455号
1) 峨嵯山的历史背景

峨嵯山位于广津区和九里市交界处的汉江流域,虽然山势低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江流域在地理上不仅是战略要地,而且拥有肥沃的平原,通过汉江连接西海,海上交通便利,因此从先史时代起便是生产和交易、政治、文化的中心,盛极一时。尤其到了三国时代,占领此地具有能够左右国家兴亡的重要意义,故三国为占领此地而竞相角逐。三国中最早占领此地的是百济,自温祚王占据(公元前18年)至迁都公州(熊津)(475年)为止,统治时间达500多年。475年高句丽长寿王在阿旦城(峨嵯山)下将百济的盖卤王俘杀,进而攻克百济的汉城,以至汉江以南皆成为高句丽的领土。551年高句丽遭到新罗和百济联合军的攻击,失掉汉江流域,553年后成为新罗的领土。

2) 峨嵯山的历史意义

峨嵯山西侧的中梁川、东侧的王宿川分别流入汉江。峨嵯山与龙马峰是这一带的最高峰,伫立山顶放眼望去,南面汉江以南的整个区域和北面至议政府路口的远处一览无余,地形优越,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峨嵯山和龙马山一带的堡垒,以及九宜洞的堡垒等,沿着山脊,以山峰为中心,建有多个堡垒。这些堡垒是为监视汉江和中浪川、王宿川而建,据推测,尤其是为了监视汉江南岸的梦村土城和风纳土城。堡垒是指为军事目的而建的小规模要塞,据推测,峨嵯山一带共有20余座堡垒。关于峨嵯山的高句丽遗址,1994年由九里市和九里文化院首次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通过地表调查,于1997年和1998年、2000年挖掘出大量遗物,并于2004年10月27日指定为国家指定文化遗产(史迹455号)。

담당자 정보

  • 담당부서 정보통신과
  • 전화번호 031-550-2089
  • 최종수정일 2024-04-18